關于《永安市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政策解讀

日期:2021-10-11 15:46 來源:政府信息公開中心
| | | |

  一、出臺背景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重要論述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關于印發全省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閩政〔2021〕17號)、《關于認真落實全省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明政辦函28號)、《關于印發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明應急〔2021〕4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強化我市桃源洞—鱗隱石林等8個A級景區、非景區景點等重點區域安全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重點加強全市景區、非景區景點、涉水危險區域和旅行社安全管理。

  二、總體目標

  開展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摸排景區、非景區景點等重點區域存在的安全管理短板和漏洞,全面加強安全隱患整改,健全完善長效機制,提升基礎保障能力,做好常態化安全管理工作。

  三、范圍期限

  實施范圍為全市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實施期限到2021年12月底。

  四、主要政策措施

  《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ㄒ唬┱蝺热莺拓熑畏止?/p>

  明確了A級旅游景區、非景區景點、江河湖泊水庫等涉水危險區域、旅行社的整治內容,確定了牽頭領導、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

 ?。ǘ┱畏椒ㄅc步驟

  1.開展全覆蓋拉網式排查。即日起至2021年10月30日前,各鄉鎮、街道、市直有關部門要對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要求,從設施設備、安全組織體系、規章制度、現場管理、風險管控、應急管理等方面,全面排查轄區內景區、非景區景點、網紅打卡地以及人員易聚集臨水區域、旅行社等底數,深入排查安全隱患、管理漏洞,積極推進整改。

  2.強化督導和執法檢查。市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加強督導調研和執法檢查,

  3.建立健全常態化防范機制。自2021年11月30日起,各鄉鎮、街道、市直有關部門要針對景區、非景區景點和其他涉水危險區域的特點,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處置預案,及時出臺相關管理辦法。

  4.完善數據信息報送機制。要按時報送階段工作總結及表格至市安辦。

 ?。ㄈ┕ぷ鞅U洗胧?/p>

  1.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原則,嚴格落實市、鄉鎮(街道)、村(居)三級屬地安全管理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監管責任,發揮基層村(社區)網格化治理作用。

  2.加強安全設施建設。景區主管部門要督促指導各景區結合景區提升計劃,加大防護設施投入,督促各景區完善景區內安全提示、警示標識和安全防護設施,打造優質平安景區。

  3.提升信息化監控水平。推動通信運營企業、有關主管部門在重點部位建設視頻監控,探索運用人像識別、無人機巡查、電子圍欄等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視頻監控、信息化預警等智能化防控體系,實現對重要時段、人流、重點對象、突發事件的實時掌控。

  4.加大網格化管理力度。成立由市政府領導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涉水危險區域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對市內各河、湖等涉水危險區域安全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

  5.強化安全宣傳引導培訓。要加強公共場所安全宣傳教育,提升社會公眾安全防范意識、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6.提升應急處突能力。要將景區、非景區景點和其他涉水危險區域的應急管理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及時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

  • 圖片解讀
  • 文字解讀

  一、出臺背景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重要論述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關于印發全省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閩政〔2021〕17號)、《關于認真落實全省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明政辦函28號)、《關于印發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明應急〔2021〕4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強化我市桃源洞—鱗隱石林等8個A級景區、非景區景點等重點區域安全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重點加強全市景區、非景區景點、涉水危險區域和旅行社安全管理。

  二、總體目標

  開展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摸排景區、非景區景點等重點區域存在的安全管理短板和漏洞,全面加強安全隱患整改,健全完善長效機制,提升基礎保障能力,做好常態化安全管理工作。

  三、范圍期限

  實施范圍為全市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實施期限到2021年12月底。

  四、主要政策措施

  《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ㄒ唬┱蝺热莺拓熑畏止?/p>

  明確了A級旅游景區、非景區景點、江河湖泊水庫等涉水危險區域、旅行社的整治內容,確定了牽頭領導、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

 ?。ǘ┱畏椒ㄅc步驟

  1.開展全覆蓋拉網式排查。即日起至2021年10月30日前,各鄉鎮、街道、市直有關部門要對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要求,從設施設備、安全組織體系、規章制度、現場管理、風險管控、應急管理等方面,全面排查轄區內景區、非景區景點、網紅打卡地以及人員易聚集臨水區域、旅行社等底數,深入排查安全隱患、管理漏洞,積極推進整改。

  2.強化督導和執法檢查。市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加強督導調研和執法檢查,

  3.建立健全常態化防范機制。自2021年11月30日起,各鄉鎮、街道、市直有關部門要針對景區、非景區景點和其他涉水危險區域的特點,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處置預案,及時出臺相關管理辦法。

  4.完善數據信息報送機制。要按時報送階段工作總結及表格至市安辦。

 ?。ㄈ┕ぷ鞅U洗胧?/p>

  1.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原則,嚴格落實市、鄉鎮(街道)、村(居)三級屬地安全管理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監管責任,發揮基層村(社區)網格化治理作用。

  2.加強安全設施建設。景區主管部門要督促指導各景區結合景區提升計劃,加大防護設施投入,督促各景區完善景區內安全提示、警示標識和安全防護設施,打造優質平安景區。

  3.提升信息化監控水平。推動通信運營企業、有關主管部門在重點部位建設視頻監控,探索運用人像識別、無人機巡查、電子圍欄等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視頻監控、信息化預警等智能化防控體系,實現對重要時段、人流、重點對象、突發事件的實時掌控。

  4.加大網格化管理力度。成立由市政府領導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涉水危險區域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對市內各河、湖等涉水危險區域安全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

  5.強化安全宣傳引導培訓。要加強公共場所安全宣傳教育,提升社會公眾安全防范意識、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6.提升應急處突能力。要將景區、非景區景點和其他涉水危險區域的應急管理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及時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